为深入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在2025年“3·5”学雷锋日到来之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命名了第十一批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受命名的58个标兵集体和54名标兵个人,涵盖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医院、窗口服务单位等基层一线的单位和个人。省建院总经济师、规划专业副总工程师李鹏获评“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充分彰显了省建院人传承雷锋精神、践行时代使命的担当与作为。
作为省建院规划专业副总工程师,李鹏躬身乡野十余载,始终将百姓所盼植根于每一寸土地规划,俯身乡村广阔天地挥洒汗水,创新形成“浸入式规划——浸入式赋能——浸入式治理”的规划工作闭环,以有力笔触勾勒乡情与发展的和谐图景,先后荣获国家部委授予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等省部级及行业重大荣誉称号4项,服务的项目荣获“亚洲都市景观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项60余项,躬身力行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成为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领跑者。
李鹏工作照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李鹏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刻把握国家“设计下乡”战略与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部署,带领团队扎根岭南高水平编制村庄规划,以“微利+公益”模式推动乡村环境品质提升,让村庄“美”起来。2024年以来,他服务了80余个“百千万工程”项目,9个典型镇村培育项目在全省第二批典型镇评选中全部获得优良评级,其中5个荣获优秀。作为主管部门的智囊团,李鹏深度参与了“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规划工作,深入研究“新岭南”元素,用心雕琢出宜居宜游宜产的特色岭南风貌,将农业、生态、村居、文化、古迹等特色资源串珠成链,有力推动了“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让村庄“活”起来。
“乡村振兴,既要找到回忆,更要看见未来。”为更好“小切口”撬动基层“大治理”,促进圩镇“颜值”“品质”双提升,李鹏牵头组建“乡村振兴中心”,致力于为全省广大乡村提供全流程陪伴式的咨询服务。他创新探索“百千万工程”的“总师模式”,在高明杨和镇以“灵秀皂幕山,国际智造镇”定位成功引资。同时,他还搭建了“智慧乡村”三维平台,推动数字化技术在乡村规划中的广泛应用,为古村落保护提供了精准数据支撑,让村庄“智”起来。
李鹏工作照
自2016年加入“三师”专业志愿者团队以来,李鹏带领团队深入粤东、粤西等偏远地区,为20余个村庄无偿提供规划咨询,培训基层技术人员超300人次。他主导活化南粤古驿道,足迹遍布全省9个地级市、15个县级市,对全省18条28段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开展了全方位服务工作,让村庄“强”起来。
此次获评“广东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既是对李鹏个人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集团深耕精神文明建设、弘扬雷锋精神所取得成绩的高度认可。未来,集团将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积极履行国企使命担当,自觉践行雷锋精神,凝聚更多先锋力量,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落地实施,为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李鹏代表作品(部分)
光复中历史文化街区实施
优化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成长期管控指引,动态设计探索制度与机制创新。针对商住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民生、重保护、促活化”三大目标下,通过抽疏连通、旧韵新资、复原振兴等手段实现从“缺”到“有”,打造岭南报业文化创意新地标、西关传统市井邻里新社区、西关商贸文化活化新示范。
耀华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实施
针对居住主导型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民生、重保护、促活化”三大目标下,实现从“缺”到“有”,打造独具广府味与街坊情的梦想新家园、西关风情与非遗艺术融汇的体验地、岭南竹筒屋与麻石街的露天展示区。
佛山市南海叠北片区人居环境整治项目
十年伴随,探索“有机更新、社区共建”的水乡复兴模式。叠北片区地处灯湖之隅、新旧两中轴线之间,是“千年水乡”、“龙船漂移之乡”叠滘水乡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围绕水乡文化、水乡格局、水乡实践,通过“塑品牌”、“优格局”、“强示范”三个阶段“一张蓝图”干到底,以“策划-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链条服务做活“水文章”,形成可推广的岭南水乡复兴经验。
肇庆市端州区岩前村整村更新项目
以绣花式小微整治手段+共同缔造针对性解决景、村发展双重需求。岩前村位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肇庆市,毗邻星湖风景名胜区,承担星湖及肇庆市重要的景观门户形象功能,具有“景中村”属性。规划摒弃穿衣戴帽的整治思路,深入挖掘岩前村的地域文化价值,以绣花式小微整治手段+共同缔造针对性解决景、村发展的双重需求,将城市设计、景观设计融入传统整治规划,共同缔造湾区宜居宜游的特色村落。
和平县县城品质提升规划
文化营城,“品牌-载体-风貌-运营”多层次重塑价值认同、提升县城竞争力。河源市和平县是广东省唯一由王阳明亲自奏请设立的县城。本规划着力打造“阳明古郡,绿美和平”文化品牌,围绕人的感知,从“品牌-载体-风貌-运营”四大层次促进文化和空间有机融合。保护活化阳明祠、阳明手植树等历史文化资源,结合空间挖潜打造阳明主题公共空间节点,将和平河打造为 “阳明水岸画卷”。并结合客家民居元素塑造“阳明客乡”风貌,规划阳明修心主题游线,以文化点睛提升县城特色和吸引力。
清远市佛冈县汤塘镇“百千万”典型镇村建设项目
“古色生汤,怡养天塘”,汤塘镇“温泉古村”乡村振兴示范带。示范带同步典型镇、村建设,围绕圩镇及古村核心区打造长2.5KM,集温泉养生、民俗观赏、农耕体验、国学研学于一体的精品示范线路,线路以“古色生汤,怡养天塘”为主题,发掘汤塘温泉文化资源,以微改活化为手段,对现状水塔、泉眼、农房、古村等资源盘活利用,打造圩镇示范主街、莲花灯塔、田园风貌带、温泉广场、小吃街等一批亮点,形成特色文旅游览线,提升风貌及服务水平,助力汤塘农文旅发展。